實驗室是科學研究的基礎,但是實驗室中存在各種化學物質、器材和設備,往往存在安全隱患。因此,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。為了確保實驗室的安全,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
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。
它是有意識地為了從事實驗室操作和活動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動。它的目的是防止事故和危險,保障人員的生命安全,防止財產損失,保證實驗室正常開展工作。實驗室安全管理也是貫徹“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”的原則,起到了預防事故的作用。
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的要求:
1.加強安全教育
實驗室人員應當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,使他們明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。必須對實驗室的規章制度、危險性化學品的處理方法、急救措施等方面進行教育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,如果出現不安全現象,必須及時糾正,并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。
2.設立警示標識
實驗室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,如“易燃品”、“易爆品”、“危險品”等。標志必須醒目清晰,字體不小于7mm,字體與底色應清晰對比。
3.制定實驗室制度
實驗室管理人員應該制定嚴格的實驗室管理制度,并公布在明顯的位置。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分工要明確,工作責任要落實到位。
4.選用適合的實驗室器材
實驗室器材的選擇要秉持“適合即可”的原則。在選擇實驗器材時,必須結合實驗室辦公室工作,考慮器材的安全性,質量和成本等要素。如果要使用危險性較大的化學品,必須選用經過測試和驗證的防護裝備,并加強監督和管理。
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立:
1.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
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是建立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的第一步。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定應該涵蓋安全貫穿于實驗室的各個環節,并列明實驗室各個負責人的職責,具體地制定防范措施。
2.建立安全檢查制度
安全檢查是保障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手段。一旦發現安全隱患,可以及時采取措施糾正。實驗室建立安全檢查制度,目的是定期檢查實驗室的安全情況,評估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,及時糾正。
3.建立充分的配備和測試措施
在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中,配備和測試措施是十分重要的。應當配備防護裝備、消防設施、防爆設備等。此外,還應建立適當的實驗室適應性測試措施,可有效預防安全隱患。